【2020、廉能前行:六都市民廉能觀感】調查發表會 會後新聞稿
2020/12/09

台灣公益揭弊暨吹哨者保護協會(下稱本會),於今日「聯合國國際反貪日」上午 9 時 30 分,由本會黃國昌理事長、蔡詩萍理事、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蔡佳泓特聘研究員暨主任、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陳俊明副教授,共同召開「2020廉能前行:六都市民廉能觀感」調查發表會。

本會委託台灣指標民調於本年 11 月 16 日至 11 月 25 日,針對我國六個直轄市,參考過去我國法務部廉政署委託台灣透明組織協會所進行之中央政府廉政民意調查之問卷,進行六都廉政民意調查(下稱本次民意調查)。

本次民意調查樣本共有3024份,各都樣本數分別為:新北市 502 人、台北市 504 人、桃園市 509 人、台中市 502 人、台南市 504 人、高雄市 503 人;在信賴水準95%時,各直轄市樣本抽樣誤差最大值為±4.4%。調查過程說明請參附件圖卡。

本次民意調查主要發現分作四部分,今日主要發現概述如下(具體數據請參附圖):
■受訪者對政府清廉度的看法
對六都政府清廉觀感的正面評價,均高於中央政府的清廉觀感正面評價。
對於六都議員的清廉觀感,正面評價則低於六都政府。

■受訪者對廉政政策與作為的看法
打擊貪污,政府最應該優先去做的依序排列為:「嚴格執法追究法律責任」、「制定法規防止貪污」、「保護吹哨人」與「教育宣導」;
對政府廉政工作的整體表現:正面評價高於負面評價。

■受訪者對貪污的容忍度
對送紅包行為的看法:不同意比例,遠高於同意比例;
對貪污行為的容忍度:無論對市政府公務人員或對市議員,容忍度皆非常低;
對送紅包行為的嚴重程度:認為民眾對議員送紅包的嚴重程度,高於對六都政府公務員。

■受訪者的行為模式與政策看法
約65%的民眾有檢舉貪污之意願,不願意檢舉的主要原因為「擔心遭到報復」,比例約為32%-39%,其次為「事不關己少管微妙」;
65%的民眾同意制定法律保護吹哨者可提高檢舉意願,並有將近70%民眾同意制定法律保護吹哨者可以產生嚇阻作用。

鑑於本次民意調查結果,本會提出四項政策建議如下:
一、《公益揭弊保護法》立法,不應再延宕;地方政府亦應積極推動吹哨者保護之自治條例,並研議設置吹哨者檢舉獎金。
二、以具體的嚴格執法與究責行動,展現廉能決心,提升人民信賴。
三、完善反貪法制與陽光法案,地方議員財產申報透明化。
四、建立相關機制,強化公民社會對建立廉能政治之參與。

本會蔡詩萍理事表示,從今日公布之民調顯示,公民社會對於廉能政府具有認知上的期待,然而目前卻與現實狀況有所裂縫,要彌補此一裂縫,須仰賴政府貫徹執法,並補強法規不足之處。吹哨者挺身而出揭弊,在其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因此,吹哨者保護即更為重要且迫切,同時也是本會未來應該要積極倡議並落實的任務所在。

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蔡佳泓特聘研究員暨主任,針對本次民意調查提出建議,在問卷設計及調查結果,包括進一步詢問包括受訪者對清廉觀感態樣,誰該為此負責題目更為清楚明確等,俾利未來分析研究的進行。

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陳俊明副教授表示,作為法務部所委託台灣透明組織計畫主持人,陳俊明相當樂見非政府組織針對政府廉政議題相互合作討論,有利於廉能政治的推展。陳俊明也提及,本次民意調查納入市議員作為調查對象,將政府清廉議題擴展地方政府,具有相當程度的意義。此外,陳俊明也就自身過去進行中央政府廉政滿意計畫的經驗,比較本次民意調查的結果,進行說明。深入淺出的道出在問卷執行及分析研究上的發現,也盼望未來在相關議題上能有更多組織能共同倡議。

冀望透過本次民意調查,能讓六都政府更為重視廉政工作的具體實踐。未來本會也會持續倡議相關議題,並與相關非政府組織合作,期盼我國包括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廉能治理都能更上層樓。


 完整簡報檔下載

 完整影音


【2020、廉能前行:六都市民廉能觀感】調查發表會 直播中

【2020、廉能前行:六都市民廉能觀感】調查發表會

發表人:
黃國昌|台灣公益揭弊暨吹哨者保護協會理事長
評論人:
蔡詩萍|作家、台灣公益揭弊暨吹哨者保護協會理事
蔡佳泓|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暨主任
陳俊明|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

Posted by 台灣公益揭弊暨吹哨者保護協會 on Tuesday, December 8, 2020